上学时,老师都喜欢表扬某某某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们当时不理解聪明为何意,但都想自己也是个聪明人,能被老师表扬。
那聪明人是怎么定义的呢?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的人,说的是方法论层面的机巧。
聪明人的脑回路似乎差不多,你超不过他,他强不过你,半斤八两。但往回看,他们是有差距的,一个享受着香车美女、海边别墅的生活,一个却在城乡结合部守着大喇叭。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来告诉你。
专注力不一样
有些聪明人做事三分钟热度,今天投身互联网行业,明天又打算开个机械厂,涉足的事情很多,却没有一件做到通透极致。
而有些聪明人从小就养成习惯,专注于做一件事,有着一股狠劲,不把事情干得通透就不吃饭不睡觉。
做事情如果只是浮于表面,永远只是隔靴搔痒,根本无法把事情做好。处理问题时,若不深入探究其核心本质,也不能妥善处理问题,问题随时还会反弹。
这就跟我们做大客户销售一样,要想成功签单,就得把客户单位内部的脉络关系搞得清清楚楚,需要专注地研究、挖掘和验证。
比如,不要道听途说二把手和三把手关系很好,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是这样。等到真正去找二把手的时候,一不小心提到三把手的名字,他可能瞬间火大,把你赶出来。这时你才会发现,根本不是自己之前认为的那样。
我们去年有个项目,验收后一直收不到款,起初以为是账号户名不符,同事去了几次客户单位财务都没能解决。后来公司副总亲自出马,在客户单位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核对,把整个流程都研究透彻,才发现原来是银行跳转环节出了问题。只有钻研到事情的核心本质,找到关键点,才能一举突破。
会说不会做
很多聪明人眼高手低,说出来的话让人充满幻想,可实际做出来的成果却一塌糊涂。
要知道,说永远只是铺垫,做才是核心。
有人可能会说,郭德纲、岳云鹏这些相声演员不就是靠说吗?这里面存在一个误区,相声演员的“说”就相当于我们平常说的“做”,他们的“说”是经过日常不断钻研,一路试错做出来的成果。
事情都是真刀真枪做出来的。要把事情做好,一定要先去做才能见到效果。
只有亲自去做过后才会发现,实际情况和自己之前想的完全是两码事。
有个朋友A有点闲钱,想开个快递点。正好我有另一个朋友B也在做快递点,我建议A去B那里考察,在那做几天,了解一下具体流程和操作方法。但A嫌麻烦,就自己上网看看相关信息,没几天就自己把快递点开起来了。结果还没做两个月,就出现了一大堆问题,有快递积压的、有处理投诉的,还有快递丢失找不到的情况。最后坚持不下去了,搞得自己身心疲惫还赚不到钱。
就这样,差距在不知不觉中被拉开了,别人可能像伦敦的威廉姆斯那样成功,而你却像大坡村的二狗子一样平凡。差距一旦拉开,就要想办法弯道超车,缩短差距,不要明明知道自己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