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说,“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有的道路能走,但是不走;有的敌军能打,但是不打;有的城池能拿下,但是不攻占;有的地方能占领,但是不争夺;即使有些是国君的命令,也可以不听。
这些明明能打能占的地方,孙子为什么不要?因为一支部队的精力和资源是有限的,不能什么便宜都占,什么事都干。有些东西,这里用了,那里就没了;这个机会抓了,那个机会就没了。
三藩之乱的教训
清代的“三藩之乱”,吴三桂从云贵起兵反清时,声势非常浩大,广东的尚之信、福建的耿精忠、广西的孙延龄、四川的吴之茂、陕西的王辅臣,全都支持吴三桂。
老吴你的目的是什么?推翻清廷啊,怎么也得直扑北京,或者去拿下江西湖北,然后顺流直下拿下南京,切断清廷的财赋重地,起码也是二分天下。
他还不如当年的太平天国,没去图谋金陵,反而迷恋湖南的花花世界,打到衡阳后享受起了日子,天天想着称帝,整整6年时间都没有过江,被康熙回过神来调集兵力,8年时间平了三藩。
所以啊,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人生在世,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方向在哪里。弱水三千,你也只能取一瓢而饮,不是什么钱都得赚,不是什么股都要炒,不是什么人都要交,不是什么圈子你都要进。
人生不同阶段的加减法
人年轻的时候要做加法,认识广阔的世界和各种不同的自我,大胆进取不断尝试。
但到成熟和中年之后,一定是做减法的,让自己越来越专注,越来越简单,然后俗事水落石出,你人生的意义开始浮现。
不要被沿途的风景耽误、迷恋,甚至把手段当目的,把过程当结果,最后痛苦地放不下。
人生中大部分的求不得,都是因为击了不该击的军,攻了不该攻的城,争了不该争的地。兵法学了,上场却又忘了,心智有了,关键时却给动摇了。
一个人做什么,是“自己”,不做什么,才是“自我”。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你知道什么是对的,却永远都在做错误的决定。
人生之苦,苦于执着,人生之难,难在放下,你在意什么,什么就会折磨你,繁华三千,想开便是浮云,烦恼无数,看开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