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纯洁的友谊往往出现在求学阶段,那时大家心思单纯,没有太多利益纠葛。
然而,一旦步入社会,工作几年或开始创业,到了二十七八岁、三十岁的年纪,就会发现,传统意义上的朋友似乎越来越少了。
对于男人而言,若尚未成家,便需专心致志于事业,努力攒钱,为买车买房、结婚做准备;若已成家,则需更加努力赚钱,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因此,聪明的男人懂得,所有的社交、圈子,其实都是为了利益,所有的热情,都应投入到事业和家庭中。那些曾经不思进取的“铁哥们”,再邀你去吃烧烤、喝酒、吹牛,你可能会越来越排斥。因为,你深知,只有事业上的合作伙伴,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只有家庭的温暖,才能给予内心的安宁。
女人之间的友谊,其实也很脆弱。一个女人若有了男朋友或已结婚,与闺蜜的友谊可能就会逐渐淡去。为何?没有为什么。若还想与闺蜜保持亲密交往,婚姻或许就会受到影响。
此外,我总结认为,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大多是由弱关系带来的,而非那些“亲戚、朋友、同学”等强关系。比如,你的第一桶金,很可能是来自你素未谋面的粉丝。他们关注你,从你这里汲取营养和知识,也愿意为你花钱、买单、付费支持。几年后,即便他们取关了,但你们之间已经完成了能量交换。
再比如,你的第一个大客户,或许是在某个饭局上结识的人带来的,而你之前从未见过他。给你带来这个大客户后,他也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又比如,你的媒人可能就是公司里的某个同事,你刚入职一个月,他就坐在你旁边,给你介绍对象,还成了。但你们的交集,仅仅只有几个月,之后你就辞职了,或是跳槽了,或是单干了,总之,与那个“媒人”从此再无交集。
当然,打工者的强关系较多,因为他们的圈子较小。但对创业者来说,之前的那些强关系,很可能是自己发展的阻力。比如,你去请教老师、父母、老同事,会发现,他们给出的建议,都是基于自身经验。而你最需要的,是突破、是改变、是开拓。所以,创业者的弱关系较多,且他们愿意持续开拓弱关系。
那么,我们该如何摆脱强关系的束缚,积极迎接弱关系呢?首先,要意识到阶层的存在。若你是打工者,与你交往最密切的亲戚、朋友、老同学,大概率也是打工者阶层,而非自由职业者、老板和投资人这三类群体。与他们在一起聊天,你会受到他们的价值观和气场的侵袭,他们会慢慢同化你,让你稳定地平庸下去。但弱关系不同,弱关系是跨越阶层的存在。
比如,我最初做微博时,乱写了很多东西,但很多人喜欢看,这里面有学生,有普通上班族,有自由职业者,有老板,还有一些名人。后来我注册第一家公司时,有一个大客户就是来自微博。那个老板觉得我写的很多东西都非常有道理,我也有自己的成绩展示,所以他愿意相信我。后来合作一直很愉快。你也是如此,无论你是做设计、摄影、写作、直播还是电商等任何形式的创业,只要你在强关系的朋友圈里展示,他们大概率会分为两个派别:一是劝你找个工作好好上班(他们是好心);二是等你取得一定成绩后,就会嫉妒你、酸你,甚至背后诋毁你。
当然,富二代的强关系(家族和关系网)肯定会倾尽一切力量托起孩子,但普通家庭的孩子若想向上攀登,全是向下拉的阻力。
所以,若你是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或是穷二代,一定要多多培养弱关系,这样人生才能有更多可能性。
比如,你已成为自由职业者,就可以在网上分享你的经验、作息时间表,以及如何自律、如何把工作和生活分开。这样,就会聚集一大批自由职业者,他们会受益匪浅,还会加你的微信、进你的群。
这些都是志同道合的人,聚到一起,共享各自的经验和资源,说不定就能搞出一个工作室,或开一家公司,然后升级到“老板/创业者”这个阶层。
另外,建立信任感也是培养弱关系的一个核心。比如,我经常在公众号里写心里话,分享经历过的小故事、心得体会,然后就有很多人为我付费、支持我。在群里,我推荐一些商品,大家都特别愿意去买单,比如我戴什么牌子的手表、用什么牌子的保温杯、背什么牌子的书包,大家都愿意相信我。
我推荐这些商品,并非为了赚钱,因为我也没有任何提成。我只是自己用着好,就想分享给大家而已。但若这份信任关系放到直播带货的网红那里,他们一场直播就能卖出去几百万的货。要知道,买他们产品的粉丝应该都是素未谋面的弱关系,没有强关系。
所以,你可以回想一下,哪些素未谋面的弱关系,曾经给你带来过意想不到的收益或收获?哪怕是他的一句话让你茅塞顿开,哪怕是他的一句话让身处低谷的你看到希望。
这些都是你生命里的贵人,都是很美妙的“弱关系”,你要拥抱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