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说“30岁必须开始规划养老”,并不是让大家真的准备好多少钱、准备好多少资产,然后就可以躺平了,就可以到处旅游了。那根本不现实。
我想说的是,很多事情越早规划越好。人一旦过了50岁,体力、精力、心力都开始走下坡路了,那时候你不可能还像驴一样整天去外面干活。你衰退的体力,必须要用充足的保障来弥补。而这一切,都需要从30岁开始规划,开始积累,一点都不早。
有人会说,我两套房子就可以养老了,因为我可以躺在家里收租。我想说,除非你的房子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核心地段,否则以后很可能都会变成负债。
还有人会说,我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就行了,将来他会为我养老。我想说,等到几十年之后,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那时候你的孩子即使去做护工、去伺候别的老人、自己赚钱,也不会来伺候你。
一、存钱
你先不要听那些通胀、通缩的传闻,那些没人能说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没有存钱的习惯和能力,那么未来不论是通胀还是通缩,你都不会活得很舒服。
我之所以让大家在年轻的时候就养成存钱的习惯,不仅仅是这份金钱能让你买什么物品、什么资产,也不仅仅是因为等你老了它能给你提供保障。最重要的是,存钱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心态、格局和眼界。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的现金存款越多,谁的情绪就越稳定,谁看待万事万物就越透彻。
不说多了,如果你30多岁,手里已经有100万元的现金存款了,你会发现身上有这几个变化:
你会越来越抠门了,衣食住行都在算计,所有的小钱你都不花了,比如,再也不在外面喝咖啡、喝奶茶了,手机上的大部分购物软件也都卸载了。
你对奢侈品、名牌手表和包包、豪车都不感兴趣了,因为你打心底里能感受到:手里握着现金存款,比握着奢侈品香多了,那种内心的满足感和愉悦感,是任何奢侈品都无法给予的。
为了存下更多的钱,你会雷打不动地去存钱,还会积极开拓新的收入途径。
如果你存过钱就会知道,手里有70万的时候,想尽一切办法要存够100万;等真的有100万之后,你还想存够150万……总之呢,手里的钱越多,那么赚钱的动力越强,这是很多没存款的人所不理解的,大多数没钱的人都会以为,手里越没钱的时候赚钱动力越足。而事实却恰好相反。
4. 越有钱的人越自律,他们会为达到下一个目标而积极地努力,而且会发现:原来存钱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整个人由内而外都变好了。对待饮食、作息、身体健康也会更加重视,再也不熬夜了,再也不跟朋友胡吃海塞了。这就引出了下一个话题。
二、保持身体健康
想要让身体维持健康状态,需要空闲时间,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心态。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有存款”的基础上,所以,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身体变健康,第一步一定是增加自己的存款金额。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加,你会发现,只要不生病就是在给自己赚钱。而想要让自己少生病,主要有两方面可以发力。
控制住自己的嘴
如果你观察一下自己那些50岁以上的亲戚朋友、同事、前辈,你就会发现一个很典型的问题:那些大吃大喝的人,几乎没有一个身体不出问题的。饭量大的人,血糖、胰腺会出现问题;整天喝酒的人肝脏会出现问题;从来不懂得“健康饮食”的人最终心脑血管会出现问题。
尤其是那些常年喝酒的人,不仅酒精会对身体造成长期的损伤,而且在喝酒的过程中,会吃下去大量的烤肉、凉菜、花生米等等,这些都是高油、高盐的食物,大量摄入对身体负担超级大。长此以往,五脏六腑都会出问题,U君的一个舅舅就因为常年大吃大喝、抽烟喝酒无节制,50多岁就去世了。他根本没有什么重大遗传疾病,纯粹是自己吃死的。
所以我自己特别引以为戒,我现在吃东西的原则就是“少而精”,蛋白质和蔬菜充足就行了,再也不会让自己的肚子鼓起来了。
2. 减少自己的负面情绪
一般来说,几乎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是由垃圾的人际关系带来的,经常生气容易让自己的五脏六腑都郁结,某些器官还会出现结节,甚至是肿瘤。
而想要接触到优质人际关系,想让自己情绪波动的阈值提高,办法也只有一个,增加自己的存款金额。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不用太多,只要你的银行卡里躺着100万元的存款(资产不算),那么能困扰你、能让你生气的事情就会变得少多了。说白了,你看待万事万物都变得顺眼了,身体自然也就健康了。
三、成为老板
成为老板有两大好处(大多数人只知道第一条)。
有人为自己工作,自己可以拿被动收入/半自动收入
只要你掌握了一条赚钱的渠道,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参与,那么你就可以雇佣一些人为自己工作,你负责策划、指挥、监督,他们负责执行。
只要这条路线打通了,那么即使你到了70岁,依然能津津有味、精力旺盛地奋斗。
2. 情绪价值、权力感能让人变年轻
只要你上过班,你应该会发现一个问题:很多领导都特别喜欢上班,经常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难道他们真的精力旺盛、很热爱工作吗?并不是,而是因为他们在公司能享受权力的感觉。
一方面,无论是传统的公司还是新型的公司,员工肯定是非常尊重领导的,什么事情都会把领导放在第一位。况且,肯定会有不止一个人对自己低声下气、拍马屁、戴高帽、提供情绪价值。如果你体验过别人的情绪价值,你就会发现,那才是人世间最美妙的享受。古代的王公大臣为什么会为了权力而争得你死我活?原因很简单,他们非常清楚,权力比金钱、美女、比世间一切有形的人事物都珍贵。
另一方面,只要是领导,就可以发号施令、指挥别人,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即使是一个门卫,他也能从指挥别人的过程中获得快感。所以,如果老了之后,找一个清闲的单位做门卫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钱什么的都是次要的,关键是,权力真的能让人变年轻。
四、成为名人
无论你是从事什么行业的,只要能积累到名气,那么你的老年生活也会非常滋润。比如,那些书法家、音乐家、文学家、演员,即使到老了,依然会有络绎不绝的人来拜访、来景仰。说白了,你得有自己的粉丝。
而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想要积累粉丝,比以前可容易太多了。只要你有才艺,或者输出的价值对大家有帮助,那么粉丝就会蹭蹭涨。毫不夸张地说,只要你运营好一个公众号,就可以给自己养老了,因为粉丝自然会供养你,比儿子和女儿都靠谱。即使将来这个平台不行了,还会出新的自媒体平台,你的粉丝肯定也不会浪费的。
五、持有优质公司的股票
大多数人能接触到的投资、理财、保险项目,基本都是割韭菜的骗局,它们不仅无法给你养老,而且会把你过去奋斗获得财富全部收割走。
而那些世界首富、著名企业家基本都认可的一个投资思路就是:长期持有优质公司的股票,那么公司成长了,你就能分到一杯羹。
那么什么公司才算是优质公司呢?我其实在公众号里说过很多次,今天我就给大家两个比较通俗易懂的标准:
必须是发达国家的公司;
产品必须卖向全球,而且比当地的同类产品更畅销、更有竞争力、更有创新力。
举个例子,可口可乐、苹果、丰田,这3家公司都满足我说的这两个标准,所以他们的股票都值得持有。那么什么时候开始买入最合适呢?这个神仙都预测不了,只能大家自己去斟酌了。
六、走出去
走出去养老,主要有两个思路。
去发达国家,获得他们的长期签证或者绿卡
这样你自己和你的家人看病几乎都是免费的,而且使用的都是他们本国产的药物(也就是我们眼中的进口药)。
那么该如何获得发达国家的长期签证和绿卡呢?这个就得看个人的意愿、能力和信息渠道了,最好是找到已经走出去的亲戚、朋友、同学,他们提供的信息才是最靠谱的。
2. 去劳动力比较廉价的服务型国家养老
比如泰国,很多城市的消费都不高,而且劳动力特别便宜,医疗水平在国际上也绝对不差。
除了泰国之外,菲律宾也不错(这两个国家U君都去过很多次),两三千元人民币就能雇佣一个非常勤快、人性非常好的保姆。
有人经常会说这样的话:我如果没孩子,将来进养老院有人欺负我怎么办?我想说,类似的问题还有:如果我老了,在马路上摔倒了,没人扶我、让我自生自灭怎么办?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你换一个接受不同文化的环境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