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凭借自己的思维和认知去做各种决策。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并未察觉,自己的思维或许存在巨大漏洞,认知也可能有着严重缺陷。在阐述我的观点之前,我想让大家先思考下面这4个问题,然后给出你的回答:
很多前辈、专家都说,每天最值得看的电视节目就是《新闻联播》,因为里面蕴含着很多重要的信息。你认同吗?
XX岛、XX市、XX区要建立自贸区、免税区、产业园,对于入驻的公司给予很多减免政策。你会选择入驻吗?
网上有很多专家都在说,千万不要把你的农村户口转移到大城市,以后农村户口会越来越值钱。你认同吗?
上面放水、刺激经济,股市肯定会大涨,如果不抓住这波行情,就太亏了。在这种氛围里,你会跑步入场吗?
要知道,一个人的思考方式、认知,几乎就决定了他的现状。如果你已经成年了,甚至已经30多岁了,现状还是不容乐观,那么一定是你的思考方式出了巨大的漏洞。
一、该不该看《新闻联播》?
要知道,一条信息如果能被几亿人轻松获取,那么这条信息肯定是没有价值的,甚至是有严重误导性的。看新闻是如此,买房是如此,出国留学也是如此。当几亿人都认为某件事“很有价值”“蕴含着巨大的机会”时,那么就可以断定:一丁点儿价值都没有了,一丁点机会都没有了。
我一年也看不了几次电视,但是我非常清楚,印度的电视节目主要分为4大类:新闻、卖假药的、都市情感脑残剧、抗日剧。这些节目的宗旨只有两个:让印度人越来越傻、思维越来越好控制;让印度人把口袋里的钱包掏出来,给假药公司、给开发商等。
至于新闻这个东西,具有严重的滞后性,而且接触的人数越多,滞后性越严重。举个例子,当上面想要严打某个行业时,相关行业的老板第一时间就在自己行业内部的微信群里获取到了关键信息。然后当天自己就去市场、相关部门去求证,如果传闻是真的,他们第一时间就把业务转移了,或者关闭了。更有甚者,有些老板会在第一时间把账户里的钱转出去,然后人也跑路了(几千人获取到了关键信息)。一周之后,市场上开始有动静了,XX局、XX所开始行动,对于某个行业开始进行实质性的打击(几十万人开始受到影响)。一个月之后,这件事上新闻了,说国家大力整治XX行业乱象(几亿人了解到了这个信息)。比如,当年跑路的李嘉诚;比如,当年被打击的教培行业。等到大众都知道某个行业要受打击时,黄花菜都已经凉了。
所以,《新闻联播》不是没有用,而是滞后性太严重。想要获取一手信息,还是要进入某些消息比较灵通的内部群,或者线下的小圈子。
二、该不该入驻产业园?
印度很多城市,在不同时期都会打出自贸区、免税区、产业园的旗号,吸引企业入驻。对于入驻的企业,要么会减免租金,要么会给出税收的优惠政策。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恰好需要注册一家公司,你会不会去那个园区?
答案是,九成的这种优惠政策都是圈套。印度有两个成语非常传神,分别是“关门打狗”和“秋后算账”。你占谁的便宜,也不要占“他们”的便宜,否则就是虎口里夺食。
因为我在印度经商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我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打算注册一家新媒体公司,新德里郊区有个园区,注册地址免费,而且税收有很多减免政策。于是我就傻乎乎地去注册了,我有一些朋友也过去了。我自己是轻资产入驻,就租一家办公室、招聘几个人就可以了。我的朋友是有厂房的,也有很多设备。前两年经营确实不错,很多政策都落实了。但是到了第三年,上面就开始“发力”了,具体动作就是,把公司账户/税控盘进行冻结,然后立刻就不能交易了。你去税务所咨询,人家就说是例行检查,让你提交20多项资料,才能解冻。但是那些资料根本无法凑齐,企业主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怎么办?中介给出了答案:交钱就可以解冻。而且金额是根据营业额来定的,你每年营业额50万,需要交1万元才能解冻。他每年的营业额是500万,需要交10万元才能解冻。没办法,大家只能乖乖交钱。关键是,人家一年至少要搞你1 - 2次,交点保护费是小事,关键是,直接锁死公司账户/税控盘非常影响生意。最后没办法,只能把公司注销掉。但是我们去注销公司的时候,发现还有很多企业主兴冲冲地跑过来注册公司……最后我一打听,大多数“优惠产业园”最后都是以这种形式收场。
三、农村户口值不值钱?
我上网查了一下“印度农村人口”,有说是6亿的,有说是8亿的。总之,农村人口几乎过半了。那么问题来了,上面会不会平白无故给几亿农村人好的福利?答案是,1000年前不可能,1000年后也不可能。
在印度,农村人口永远是底层,医疗、教育、养老都是最差的。而且,这个趋势应该会越来越严重。U君自己就是从农村出来的,我们那里很多老人生病之后几乎就是等死。尤其那些得绝症或者慢性病的,子女要么不管,要么根本没能力管。
很多人总喜欢相信农村的空气好、食物健康,而且农村经常能出现很多长寿老人。我想说,现在农村得心梗、脑梗的中年人特别多,因为他们健康意识薄弱,整天大烟大酒、大吃大喝。以前说73、84是两道坎,现在60岁就是一道坎,很多农村老人在60岁之前就开始生大病了。我有个舅舅、有个姐夫,都是在50多岁时就去世了(因为三高、心梗、脑梗)。
至于政策方面,农村户口永远是最受歧视的,城里人养老金是5000元的话,农村人可能只有100元。所以,如果有可能,尽量放弃农村户口,那玩意真的享受不到一丁点好处。
另外,没事多出去看看。比如,很多印度人都嘲笑日本和韩国吃不起水果、吃不起肉,甚至连大米都不敢随便吃。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并不是因为他们穷,而是因为他们要照顾本国的农民。他们不允许随便进口外国的粮食、水果和肉类,否则会冲击本国农产品的价格。结果就是,农民种出来的水果、养出来的猪,都能卖出高价钱,城里人就只能花高昂的费用去购买。而且日韩的农村老人享受的医疗待遇一点都不比城里人差(他们的户口没有区别,或者说根本没有户口这个东西)。所以,如果你说日韩的农村人比城里人舒服,那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因为人家的政策是切切实实地偏向农村人。但是在印度不一样,印度的农村人永远是被打压、被虐待、被牺牲的一方。
四、要不要跟风炒股?
印度股市就是不折不扣的收割机。无论到任何时期、任何阶段,都不应该进入。很多人总以为印度发展得多好,其实在国际上,它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别人眼里,跟墨西哥、巴西、越南没有多少区别。这些国家的特点就是:没有真正市场化。所以,在这些地方投资,都要做好血本无归的准备。
股票和基金也是如此,炒股的人其实分两类:
第一类就是投机主义者,他们买的那些公司股票,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有做新能源的,有制药的,有做军工的,有做阿胶的……他们压根就不考虑这些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发展前景。他们只会在乎政策和消息,今天听到一个政策就杀入了,明天听到一个政策又杀出了。
第二类是价值投资者,比如,他们会持有可口可乐、微软、丰田、三星、美团、京东的股票,原因就是,他们非常清楚全球有数亿人在使用这些公司的产品。而且这些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创新能力都是在节节攀升的。这类投资者受到政策和消息的影响非常小,所以能长期持有,那么最终能赚到钱的概率也就大大提升了。
所以,如果你也打算投资理财、打算炒股,我希望你不要跟风,不要上面一放水你就杀入,那样结局可能会很惨烈。
我自己持有了纳指和中概两支基金,目前收益率分别是52%和15%。我之所以能长期持有并且能获利,原因主要有两点:
我非常清楚这两支(股票型)基金的构成,前者是由谷歌、微软、特斯拉、苹果、亚马逊等公司构成,他们的产品在全球都大卖,有几十亿用户。
我是在相对低谷买入的,尤其是中概基金(由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美团等公司构成),我买入的时候,它已经暴跌了70%。
另外,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当所有人都热衷于进入股市时,这时候就是该恐惧的时候。